说到鱼刺卡喉怎么办?很多人会异口同声说,喝醋呗!
是的,大多数人可能是这个意识。反正我就是,而且喝过醋。但印象中,效果并不明显。本月沟通会,造价专业人士的任静部长给我们上了一课。她在演讲中指出,喝醋不能软化血管。从道理上讲鱼刺成分是钙,醋酸能与钙发生反应进而使刺得到软化,然而,食用醋中的醋酸含量非常低,软化需要持久的浸泡。喝点醋的时间和浸泡空间根本不能满足软化要求。正确的方法是保持镇静,试咽唾液几次,确认卡喉后,轻轻咳嗽,用气流将其冲出来。如果不行,就用小镊子和手电筒尝试去取,还不行的话就去医院找医生。
此情此景,我们该有什么样的感触?
这种现象在理论上讲是首因效应。即第一印象作用,或先入为主效应。这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,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。我们是不是经常在自以为中自信?结果却被现实打脸。
说到这个故事,笔者就会想到前几天中抖音中有个段子,说美女是假的,产品是假的,粉丝是假的,爱情是假的,段子是假的,课程是假的,交钱是真的。不免感慨,为什这么多假的曾经让我们相信呢?
笔者认为核心原因有两个,一是固步自封的习惯性思维灭杀了我们的质疑意识。二是简单的经历限制了我们质疑的能力。请问,喝醋能软化鱼刺,我们是否都是道听途说,很少去思考,又有几人去论证?
如果说这种现象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发生过,不足为奇。如果这种现象只是发生无关紧要的事情上,那倒也无伤大雅。最难的是我们如果固执,影响的负面作用太大,甚至损失惨重该如何评价?
刻舟求剑是固化思维弄出笑话的经典故事,经营至上是企业发展遇到瓶颈的最大障碍,民主至上是西方政治精英的思想枷锁,说到底,我们都脱离了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,生活的复杂,现实的多样需要我们跳出第一思维,敢于去质疑并验证很多认识。莫要做认知的奴隶,而要做前进的英雄。我们既要吸收前辈的经验,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的引导,更要知其一懂其二,否则,就会像在小马过河中,被更多外在声音所影响而不知方向。如果说,一个企业的老板是如此凭借顽固的感知管理公司,何以聚集优秀人才?一个员工凭借固化的经验开展工作,那么,何以彰显自身价值,谋得个人更大发展?一位母亲凭借错误的输入方式教育孩子,敢问孩子何以有效掌握知识,提高能力?
所以,我们要敢于质疑常有的认知,更要明白认知背后的科学逻辑,如果说我们不能事事如此,但在认知中保持一种理性不偏激,不绝对,那就是一种难得的成熟。现实中,这种成熟的氛围越大,我们的组织将会更有生命力。
所以,别在自信中陷入误区。一味相信,那就是顽固和失误。